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2)

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2)

写在前面:
本博客是对 B 站视频 日语自学基础教程 II 的第二部分重构,原视频由于我的疏忽忘了录屏了,因此只有博客版了。
最终照常郑重声明:本人文化水平很低,对日语和日本也绝非称得上了解,只是想要发些牢骚写些随笔。作为一种死记硬背的技巧,有不严谨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多多见谅。如果意见,欢迎到 GitHub 上提出 issue!


图例

这是专有名词

这是一份强调

这个一份超大杯级别强调

这是一段注释!可以忽视我,但是理解我更好

这是一段补充哦~如果理解不了,可以等待学习深入后再来回头看


一、预览内容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沿着顺序向下将,同时将上节课没有将的一些东西在这节课以融会贯通的方式说明。

本节课的重点是 系指示词 こそあど。其含义列表如下:

意义 物代词 地点代词 地点/人称代词 连体形
这(离说话人近) これ ここ こちら この
那(离听话人近) それ そこ そちら その
那(离双方都远) あれ あそこ あちら あの
疑问 どれ どこ どちら どの

可以发现,这节课的内容其实很少,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吧。

二、系指示词

在汉语中,我们使用代词来指代某种方位时,常常使用 “这” 和 “那”,以及疑问用的 “哪”。同时,这些接头词还可以与其他词搭配,形成诸如 “这里” “那个” “哪位” 这样的组合词。

理所当然地,在日语当中也有相同的构词,它们就是 こ/そ/あ/ど 系指示词 与常见的代词后缀 れ/こ/ちら/なた 等。

因此,我们先来讲讲系指示词的意思。

2.1 为什么有两个 “那”

正如我在预览内容中所说的一样,こそあど 的意思如下:

意义
这(离说话人近)
那(离听话人近)
那(离双方都远)
疑问

学习者肯定发现了,在这个表中,出现了两个对应汉语 “那” 的指示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在上一课中说过,日语中 “说话人” 与 “听话人” 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而系指示词,就是我们第一次开始正式感受这种微妙的语感的契机。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在使用指示代词时,几乎总是存在着 “说话人” 和 “听话人” 的场景。或者说,语言正是为了向他人传达信息而存在的,因此 “说话人” 与 “听话人” 的存在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
在理解这一点后,我们再来逐个剖析这四个小小的接头词中蕴含的驳杂信息:

こ 是相对来说非常好理解的,它几乎与汉语中的 “这” 意思相同。它指代的是离 “说话人” 相对更近的事物。

虽然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但是标日第二课的第二个图示可能会引起一些误会。在使用 こ 时,几乎总是有一种向 “听话人” 讲述的语感。也就是说,只有存在听话人,且说话人要 特别 地指代当下对话中离说话人更 “近” (包括物理意义上和各种抽象范畴上的)的某个物品时,才会使用 こ。
因此,在标日第二课的第二个图示中,小野和小李 “处在同一个位置,面向同一方向” 的那个场景,看似并不存在第三者,但是实际上多半是类似下述这种场景:
小李和小野 同属于 一个 “说话人” 的 抽象范畴,如小野和小李两人一起前去老板的办公室,向其进行产品汇报,此时她们拿出 两者共同 负责的一个产品进行 讲述 时,就会使用 こ 来进行指代。
因此 こ 所指代的 “靠近说话人”,并不一定限于 一个真正的说话的人,它也有可能泛指 说话的人自认为所属的那一个抽象集体

そ 用于指代离 “听话人” 相对更近的事物。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 “更近” 并非一定是具体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比如在 Ave Mujicあ 中,Mortis 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 “なんで んないじわるなこと言うの”(被翻译为 “为什么要说那种/这种坏心眼的话”),这句话是对上一句中喵梦所说的话的引用。
之所以这里使用 そ,正是因为 Mortis 引用的这句话,是 Mortis 的听话人喵梦所说,因此 “离” 喵梦更近。

并且,观察官汉的翻译,会发现这里的 そ 被翻译为 “这”。可见 そ 虽然可以翻译为汉语中的 “那”,但是实际上也与汉语中的 “这” 的含义有所交汇,我们不应该过于拘泥于 “那” 这一种翻译和理解方式。

相较于 そ,あ 的语感会更加地 “远”,它代表了一种与 “说话人” 与 “听话人” 都远的含义,类似 “他”。

比如:

朋友 A 与 B 闲聊,A 提到隔壁班有一个人退学了让 B 猜,B 没有猜中后 A 告诉 B 时,B 很惊讶,就很可能说 “え? の人?”。
这里之所以会使用 あ,是因为 B 认为相较于现在正在聊天的他们两人形成的 “小群体”,隔壁班那个人是相对来说非常遥远的事情。

同时,这个例子也非常符合标日第二课第二个图示的场景,可以认为这里的 “说话人” 和 “听话人” 已经形成了一个聚合的群体,可以概而论之。
关于这种多个人 聚合 成为 一个群体 的概念,一点在后续学习到授受补助动词时,会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

ど 就是系指示词中的疑问词,可以理解成任何和疑问相关的意思,通常可以认为与 “哪” 的含义几乎相同。

2.2 对应汉字

为了方便记忆,我给出 こそあど 的对应汉字。
但是需要注意,现代日语中,几乎不会把 こそあど 以及它组合生成的词写为汉字。可能是日本人太懒了,或者是和简体字推行类似的原因吧。

但是他们不写汉字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了好吧 (-_-||)

意义

可以看出,こ 的含义类似 “此处” 的 “此”,そ 的含义类似 “其人” 的 “其”,あ 的意思类似 “彼方” 的 “彼”。可以通过类似文言文中词的含义进行辅助记忆。

三、系指示词的常见组合词

光有系指示词是无法表意的,它也是虚词的一种。因此,我们需要搭配一些其他的部分,来构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词。

3.1 物代词派生 れ

想必所有想要去日本玩的人,都知道 これ 的存在吧?日文版的 “this, this, and this” 正是 “これ、これ、とこれ”。

所谓 れ,其实就是指代一些物品时使用的派生后缀。其意思非常简单,我直接给出对应的对照表:

意义
これ 这个(东西)
それ 那个(东西)
あれ 那个(东西)
どれ 哪个

另外,其实也许你可以从 おれ/俺 来记,这里的 れ 类似于物代词派生中的 れ。
之所以说人和物的代词形式类似,是因为将来会学到 もの 这个名词,而他既可以写作 “者”,也可以写作 “物”。在某种意义上,在日语或者日本文化中,人与物是同属一个范畴的概念。

3.2 地点代词派生 こ

こ 派生的地点代词也非常简单,直接给出对照表(注意这里有唯一一个不规则的组合词 あそこ):

意义
ここ 这里
そこ 那里
あそこ 那里
どこ 哪里

另外,他们可以写成汉字 “此処” “其処” “彼処” “何処”。

3.3 敬语地点/人称代词派生 ちら

通常来说,这个派生都是使用的它表地点的含义,也就是单纯只是 3.2 中地点代词派生的敬语版。

因此,我也直接给出对照表:

意义
こちら 这里 / 我(们)
そちら 那里 / 您
あちら 那里 / 他(们)
どちら 哪里 / 哪位

同样,它们也有自己的汉字遣 “此方” “其方” “彼方” “何方”。(注意这里的 “彼方” 和名词的 “彼方/かなた” 并非一个词,虽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有联系的

通过他们的汉字,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 ちら 派生有地点与人称两种意思:在汉语中,“方” 不止表示 “地方” “方位”,也有 “对方” 这种表示人的用法,因此日语在吸收汉语的内容时,就将这部分也带入了他们的语言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表示人时,尤其是使用 そちら 来代指听话人时(为什么是 そちら 代指听话人想必学习者一定能猜出来了吧),通常会额外加上敬语人称后缀 さま。
另外,在这个对照表中,学习者也能发现为什么日语中会出现两种 “那”,本质上系指示词是对 “你我他” 三者的对应,因此会将 “你” 和 “他” 进行区分。

3.4 连体派生 の

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用于辅助形成定语文节,或者用更日语的说法,连体文节的助词 の,在这节课我们同样学到了它。

同样的,我直接给出对照表:

意义
この 这个
その 那个
あの 那个
どの 哪个

至于如何使用,学习者只要看到 “连体” (后面连接体言)两字应该就能自行猜到了吧,因此不多赘述。

3.5 小总结

在学习了最核心的 こそあど 后,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这一系列派生词都非常简单,原本 4 * 4 = 16 个词,直接被简化为 4 + 4 个词。
并且根据汉字遣,学习者能够串联在一起记忆,想必会比单纯对着假名词记忆更加简单吧。

我们以后还会学习其他的派生,但是其实本质上都不超出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四种,务必要牢牢记住。

四、其他部分拾遗

4.1 だれ 和 なに

看过很多番的学习者一定对 だれ 和 なに 并不陌生,它们分别代表 “谁”(人) 和 “什么”(物)。

  • だれ(誰)

虽然内容非常简单,但是我们可以串联起上面的内容一起辅助记忆。

首先,我说过在日语中,“人” 与 “物” 其实可以算作一个范畴内的概念,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表示 “什么东西” 的 どれ 和表示 “什么人/谁” 的 だれ 之间只相差了一个元音:他们都使用 れ 后缀,并且疑问词都是 だ 行的!

  • なに(何)

なに 的意思几乎与 “什么” 相同,我不多赘述。

学习者也许会很奇怪,为什么标日第二课句式讲解中 “何” 的注音是 なん,而我这里写的是 なに。

其实 “何” 的核心读音就只有一个 なに,之所以音便为 なん,是因为它后面接续的是 だ 行假名(です 的开头是 だ 行的)。
なに 的音便规则是:如果后续助词是 た/だ 行的,必须把 い 的发音吞掉变成 なん;如果后面接续是 か 行,则可便可不便。

一些常见的例子是:なんて、なんで、なんか

4.2 方

在上面的说明中,我提到了 “方” 在汉语中既可以表示 “方位”,也可以表示 “人”(并且带有庄重的感觉)。

其实不止在 ちら 中有对这个概念的利用,在其他 称词中也有例子。

比如标日第一课就说到的表示 “你” 的 “あなた”,其实就可以写作 “貴方”。显然,从其汉字遣中,我们就知道这个代词是带有敬意的。

另外,学习者也许敏锐地注意到了,あなた 中有 あ 的存在,这是否与上面学过的系指示词有关呢?
答案是,确实如此。

あなた 中,なた 对应的是 “方”,而那个 あ 其实确实来自于 こそあど 系指示词,但是它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并不再代表 “他”,而是代表 “你”。

另外,显然还有 そなた 和 どなた 两个词(因为 なた 是携带着对别人的敬意的,所以没有 こなた 这个词)。
虽然 そなた(其方) 在现代日语中已经几乎绝迹了,但是它显然同样代表着 “您” 的意思。
而 どなた(何方,与 どちら 的汉字遣相同,更加印证了 “方” 包含了 “地点” 和 “人” 两层含义)自然就是 “哪位” 的意思了。

怎么样,全部串联起来的感觉如何呢?

此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なた 和表示敬意的人称名词 かた(方)是同源的。这也是一种 echo,不是吗。


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2)
http://example.com/2025/09/27/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2)/
作者
Hatsu1ki-LB
发布于
2025年9月27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