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1)

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1)

写在前面:
本博客是对 B 站视频 日语自学基础教程 II 的第一部分重构,原视频由于我的疏忽忘了录屏了,因此只有博客版了。
最终照常郑重声明:本人文化水平很低,对日语和日本也绝非称得上了解,只是想要发些牢骚写些随笔。作为一种死记硬背的技巧,有不严谨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多多见谅。如果意见,欢迎到 GitHub 上提出 issue!


图例

这是专有名词

这是一份强调

这个一份超大杯级别强调

这是一段注释!可以忽视我,但是理解我更好

这是一段补充哦~如果理解不了,可以等待学习深入后再来回头看


一、预览内容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正式接触日语,可以把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体系付诸实战,并且进一步深化了。

在预备单元中,我们使用了简化的模型讨论了大致的日语模型,但是实际上的日语结构会略微复杂一些,但是主要的重点还是在与助词的学习。

我们接下来将会学习初级的几个助词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注意点,并且认识日语的主谓宾结构。

由于我并不打算细细地讲每一个知识点,尤其是助词的使用,因此直接再次放一个表格,供学习者在看下述内容遇到助词意思的困难时查阅:

前接续 意义 形成文节
体言 主题 状语
体言 强调 状语
です 体言 断定 谓语
ありません × 否定 谓语
体言 从属 状语
用言 疑问 状语

二、从断定句说起

我们依然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说起,比如就选择断定句式做例句吧:

1
私は 大学生です。

请一定注意其中的空格,和标日初级上册的排版一样,我同样在说明的过程中,会为每个文节之间添加空格来帮助学习者快速熟悉文节的存在。

2.1 简单剖析

我们继续来点离经叛道的!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的分析重点围绕着 体言,也就是谓语/动词,因此,我们先从第二个助词,也就是敬语断定 助动词 です 开始吧。

显然,在上面的句子中,假设我们使用 “我是大学生” 来翻译,你会发现,似乎只有主语文节和宾语文节。

然而,实际上这个句子中,只有状语和谓语!

那么哪个文节是谓语呢?学习者想必能够猜出,这句的谓语性文节是 “大学生です”。它由体言性成分(名词)“大学生” 和用言性成分(助动词) “です” 构成,表达的意思是:说话人 断定,某个东西是 “大学生”。

日语当中的 “说话人” 与 “听话人”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
但是这一点较为复杂,我们将在更后面再详述这方面的知识。

那么到底断定了 “什么” 是 “大学生” 呢?

这个缺失的意思,就由修饰 谓语文节状语文节 “私は” 来补足。因此,整句的意思才是 “我是大学生”(更准确的说,是 “我能够断定,我是大学生”。至于为什么我要强调 です 是断定的意思,而不是简单的 “是”,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理解

2.2 哪里来的 “状语” ?

能够发现,在

1
2
我 是 大学生。
私は 大学生です。

这个例子中,日语的结构是与汉语完全不同的,在汉语中作为 主语 的 “我”,在日语中以难以理解的,所谓 状语 的形式参与到句子的构成中。

学习者应该注意到了,在我们上节课的体系中,我只讲文节分为了体言性与用言性两大类,而并没有引入 “状语” 这些概念。那 “状语” 到底该如何加入我们已经学习的体系中呢?

而实际上,诸如 “状语” “定语” 等文节,我们依然可以分配到体言性成分的范畴中
因为很显然,一句话中可以出现多个状语、多个定语,显然不应该是谓语性的成分。

在我们下面的学习中,学习者应当能够自行判断出一个成分是体言性还是用言性的,我将不再过多赘述。

2.3 引出 “用言后置”

在能够接受和理解 私は 是状语文节(或者说,至少能够理解它是体言性文节)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再来关注一下例句的结构。

能够发现,“大学生です” 这个 用言性 文节(因为它含有用言性助词 です),出现在整个句子的最后,对吧?

这就是日语及其重要的语法规则/语言特性,它使用的语法语序是:SOV(主宾谓),或者更准确地说:用言(文节)后置

不像在英语中,我们可以说 “shutdown gracefully” 或者 “gracefully shutdown”,在汉语中,可以说 “认真地读” 或者 “读得很认真”,在 书面 日语中是绝对不会出现 “大学生です 私は。” 这种句子的。

日语之所有强制要求用言后置,与它的连体方式有关,但是我们此处暂时先按下不表。

2.4 再观察否定断定句

我们直接再复用一下上述例句,写出它的否定形式:

1
私は 大学生では(じゃ) ありません。

根据刚才学习到的知识,显然学习者能够推测出,“ありません” 应该就是全句中唯一的那个用言性文节了。

而前面的 “私は” 和 “大学生では” 就应当至少是体言性文节(其实都应该属于状语文节,但是现在分辨不出来也无伤大雅,一般来说不影响句意理解)。


三、正式开始理解助词

我并没有意愿和时间去一个一个助词完整的精讲每一个助词的意思和用法,但是会挑出一些常见的误区和要点着重说明。

这一部分最好学习者在先自己阅览过了一遍标日对应课的课文和语法要点的基础上再来阅读。

3.1 助词 は

初学者及其容易理解错误的第一个助词就是 は 了。
我在当初刚开始学习标日时,发现很多弹幕都认为 は 是 “乃” 的意思,并认为 です 类似 “是也”,心满意足地背下了断定句的句式。
然而,在上面的学习后,学习者肯定能够明白他们的理解错误得相当彻底。尝试用主谓宾语序的汉语的结构去生搬硬套到日语上,是非常低效且危险的事情。虽然在学习到高级后,这些误解会自然消除,但是在初级时难免会对正确学习和理解体系造成障碍。我的这个教程正是希望能让从头开始学习的学习者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快速搭建起自己的自学体系。

  • 断定句中的 は

正如我上文所说,断定句式中的 は 是用来构造副词的,因此显然与它同文节的成分都应该是体言性的。

另外,上节课中我说过,助词都是依附于实词来表意的,不能单独存在。这就是说,助词的前部或者后部必然连接着其他成分

我们称呼助词邻接着其他词的行为为 接续。助词的接续,通常都是连接在其他词的后部,我们称之为 接尾,可以直接简称为接续。

而像 は 这样,接续体言性成分的助词,我们称其 接续为 [体言]

  • は 的语义

许多初学者会将 は 的意思同等于 表主语,但是这是完全错误的。它真正的意思是 表主题。(当然,并不只有这个意思,在下文说到否定判定句时我们再说明

学习者也许能够理解 は 领衔的文节是体言性的,但是可能不能理解为什么 は 的表意是 “主题”,更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说这个文节是状语(或者不太严谨地说,类似副词,修饰动词)。

首先,“主题” 这个概念在汉语中其实也并非没有类似的表达。通常地,“xxx的话” 实际上就是一种表达主题的方式。
我接下来会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主题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这里我可以先提出 “说话人” 与 “听话人” 的概念
虽然这两个词在汉语中平平无奇毫无任何特殊之处,但是在日语中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
可以说,敬语实际上就是深深扎根在这种时时刻刻区别 “说话人” 与 “听话人” 的文化土壤中

比如现在有三个文节,分别是 我(主语)、饭(宾语)、吃(过去式)。

那么如果将 “我” 作为主题,可以它的语感类似于这个场景:老师在班级中逐个问学生中午做了什么,有的人去打了球,有的人去和对象亲热。而问到你的时候,全班目光集中在你身上,这时你说:“我……我吃了饭!”。
在这个语境下,“我” 是一个说话人与听话人都知道的存在,而 “吃了饭” 是听话人不知道的存在。

而如果将“饭”作为主题,那么它的语感类似:你正在在房间里打游戏,早上给你留了午饭的你妈进来问你中午饭吃了没,你略一回忆回答 “饭(的话),我吃了啊”。
在这个完全不同的语境下,“饭”是一个说话人与听话人都知道的存在,而“(我)吃掉了”是听话人所不知道/不能确定的事情。

当然,主题与主语助词的微妙用法不止于这些粗浅的语感上的内容,在某些场景下,两个因为更加不可混用的语感问题是绝对不能用错的。但是现在只能暂时按下不表。

可见,主题所指的那个事物/人物,完全不一定非要是 “主语”,它也可以是 “宾语”。它甚至可以是一个原本是表限定条件的状语文节等等,不一而足。

  • は 的读音

初学者或许会非常疑惑,为什么 は 写作 は,但是却读作 わ。

实际上,这大致是古日语的残留。

在某个时代的古日语中,は 行假名只有在一个 实词 的开头(第一个假名)时才读作本音,否则都转读为对应段的 わ 行。
而助词 は 必然是接续在实词之后的,所以 绝对不会 是一个词/文节的开头,因此转读为 わ。

顺带一提,在现在日语中,实词中的非开头 は 行假名通常已经直接(转)写作 わ 行了(比如 かわ(川)就是转读/写自 かは,而 はな(花)就不发生转读和转写),由于 は 行的 い 和 え 段假名现代日语也被弃用,因此进一步转写为 あ 行。

因此,如果你看到一个文节的非开头出现了 は,不用担心,大胆地读作 わ 即可。

  • 第二个 は 是?

在否定句式中,我们能看到第二个 は,它读音同样是 わ,符合我们上面说的规律。

但是一句话中总不能出现两个主题吧?

确实,因此 では 中的 は 并非主题的含义,而是 强调 的意思,它并不会像表主题的 は 一样额外添加意思,只是否定 句式 中有使用 は 的惯用罢了。

学习者可能有两个疑惑:
Q1:为什么强调不加在否定补助动词 ありません 上,而是加在它前面那个状语文节上?
A1:显然,在否定时,应该是说话人在试图辩解否认状语文节中指定的那个事物,因此应当加在 “客体” 的事物所在的文节中。
Q2:强调和主题有什么区别方法吗?
A2:实际上,我认为主题也是一种强调,两者不用特别区别。但是在否定判定句式中,之所以能够区分出谁对应汉语中的 “主语”,谁对应汉语中的 “宾语”,是靠 で 来区分的,更深的内容我们先按下不表。

3.2 助动词 です

想必看过番的都知道 です 的存在,但是它真正的意思远比许多没有学过日语的人想象得更深。
这节课我只学习其最简单,但是也是最核心的意思:断定。

  • です 的接续

上文我们说过,日语的语序是 “用言(文节)后置” 的。这里我补充了括号,说明这是文节层面的规则。

但是实际上,在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则推广到 “用言成分后置”,也就是说,用言性的词,通常也是放在一个文节的最后。

因此,“大学生です” 这个文节中,用言性成分就并非 “大学生”(虽然显而易见),而是 “です”。

而 です 实际上只是一个助词,但是却有着 用言性,我们就将这一类助词称为 助动词

显然,即使是助词,只要 です 是用言性的,它的接续就一定是体言,我们不多赘述。

  • 否定形式

在英语中,动词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形(conjugation)。很不幸,在日语中,“动词” 或者说 “用言” 同样有着变形,其被称之为 活用

我们从下面这样一个例子来理解:

英语中,经常产生 现在分词 变化,比如 “I am listening to him”。
和我们上节课说的一样,这是为了避免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谓语性成分。

在日语中有着起到相同作用的活用,这就是 用言的连用形
所谓 “连用”,就是一个用言性成分 后面连接 其他的 用言性 成分时需要变成的 ing 形式

我们来剖析一下否定句式:

1
私は 大学生では(じゃ) ありません。

根据用言后置的规则,显然用言性文节应该是 ありません。

那么原本的用言性文节 “大学生です” 就必须变化为体言性,如何做到呢?

就就需要这个 用言性文节 中的 用言性成分 (助动词/动词) 活用为 连用形。既然是连接用言的形式了,那必然就是体言性了(比如英语中,现在分词形式的 exciting,与形容词同形,而形容词/定语属于体言性成分)。

在这里,就是 です 活用为其连用形:“で”

随后,

实际上,严格的 です 的连用形并不是 で,其变化为 で 做连用使用与它的简体由来有关,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暂时将其视为 です 的连用形。
尤其是,我们以后进行用言的活用形推断思路与这相同:已经有用言性成分了,那原本存在的 “用言” 就应该是它自己某种能够连接用言的活用形,进而在从其可以连用的活用形中去找可行的答案(因为其实用言有不止一种可以连用的体言性活用形)。

至于否定的意思,其实来自于 否定补助动词“补”的意思是,它可以单独作为文节使用,而不是只是一个助词)ありません。它的更细节我们暂时按下不表。

  • 关于 じゃ 的音便

这是日语中非常常见的音便的一种。

由于日语的语音体系过于简单(只有一个自身没有音调的五十音图),所以他们相同单位长度(无论是读音还是文字)下的信息密度相较中文等要低得多,这就导致他们必须以非常快的语速讲口语,进而导致他们对于 “去除掉拗口” 的读音需求很大。这就是众多音便的由来。

我简单分析一下 では 是怎么变成 じゃ 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首先,既然是从读音的需求开始的音便
我们就可以直接用罗马音来分析:
de wa

要将两个音合成一个音,在日语中只有拗音
所以使用拗音连接两者
(保留前者的辅音和后者的元音):
dya

现代日语中,だ 行的 ぢ、づ 会分别转写为 じ、ず(读音已经完全一样了)
因此可以直接得到
jya

3.3 か 和 の

这两个助词相对来说简单得多,我就不多赘述了。

  • か 的要点

学习者想必一定发现了,在 ですか 疑问句中,です 并没有变形,它依然是用言性的活用形(没有变化的原型也属于活用形的一种),所以 か 只能是体言性的助词了。

但是它为什么没有满足 “用言成分后置” 呢?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加上 “(文节)” 的原因,か 就是那个非常少见的 终助词
终助词虽然是体言性的,但是它就是要接续在全句的最末,直接记下就好。

  • の 的要点

经过上面的淬炼,我们显然可以知道 の 就是一个 连体 助词,它的接续也应该是体言。
它的意思几乎与汉语的 “的” 没有区别,不再赘述。

标日第二课开始的单词表中出现的所谓 “[连体]” 就是这个连体
然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标日的正式语法体系中一次都没有出现 “体言” 这一概念,让人忍俊不禁


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1)
http://example.com/2025/09/18/日语自学基础教程:第一单元(1)/
作者
Hatsu1ki-LB
发布于
2025年9月18日
许可协议